这本书很精彩,周末用了半天一口气读完了,文本很直白,用词很粗俗(请原谅我用这个词),但却很诙谐,绝对是对得起这本书的价钱的,不过前提是最好要玩过把月的WOW,像我这种二把刀玩家看起来勉勉强强还不会有障碍。书中用非常平白的语言(其实80%的章目是对话)描述了4个有血有肉的汉子(?)的WOW生涯,不过书中更多的内容并不是在写WOW,而是这4个人从未介入WOW(BO,大屈和老大都是*血*性青年),到逐渐淡出中的心路历程。其中最为微妙的就是主角。一个介于社会青年和普通学生之间的一种特殊处境。书中直接将故事发生地写在石家庄和天津这2个地方,取材还是十分详细的(我宁愿相信这不是真事,虽然有不少人在YY)。
关于WOW的书,尤其是网络小说其实有不少,但是往往能让人读下去的没有几篇,其中大多数因为里面充满了各种黑话,对于没有玩过WOW的朋友来说,这些黑话就偏偏成了门槛,就好像让一个从小 在南方长大的,没有听过多少相声的朋友来天桥听郭老爷子给您喷故事一样,此文虽然也有一定的门槛,不过这本书贵就贵在有大量的脚注让一个没有玩过WOW或者长时间不玩(小可)的人来理解游戏中的种种(怎么就让我想起黑猫那700页的WIKIPEDIA读本了。。。),不过这本书更可贵的是,会让读者有一种很强的沉沦感,配合上BLUES的音乐来阅读则更佳,颇有40年代坏掉的一代的感受,读者徘徊于(混混)和未来(前程)之间,心中也是颇感矛盾,而WOW作为心灵的栖息地,作为一个有效的分子键,保持着联系,维系着纽带。不过梦究竟还是梦,早晚会有醒来的一天,前往意大利攻读艺术的BO,留洋的洋子,转而做作者的“我”,转为正道的“老大”,协同着书中的趣事和危机感让人的心境不禁跟着起起伏伏,初读时刻虽然有感如嚼白蜡,不过最后阖书片刻,却又感到意犹未尽。
目前作者新浪的BLOG在连载2,自己也不打算跟着连载看,等出书再继续。毕竟不排除坑掉的可能。
说到这里,书中侧签言道『如果杨教授专治网瘾,这书则专治杨教授』,初读可能并不懂得这话的含义,反思一想,却又何尝不如如此,网瘾何来曾是病,每个人有每个人解不开的心结,当这一切都过去了,也就不复存在了,又何必纠结于现在?强行戒除并不治根,要过去的槛纠终还是要自己迈过的。
之前就有人推荐我看这本书,当我问到是什么内容的时候,他没告诉我,就说去看看吧,不会有错,如果愿意可以去NGA看连载。说罢便知道这是一本有关山口山的书。说起当时听到书名的感受,非常不屑一顾,又是一个将“宅”定义成天天窝家(网吧)里玩某无良游戏的人群,所以便搁置了并没有看。咳咳,其实在天朝这么理解宅或许反而给真正的宅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保护伞(公交车里的战争GJ?!)?
回想自己自己的二把刀山口山经历,从公测开始练了一个20多级的号,到转服后零零散散奋斗了将近2年的一个侏儒法师,之间也发生了不少的事(书中的三季稻确实让我想起了某个名叫九爷驾到的侏儒法师,真是~~),直到06年高考后彻底离开了这个世界。中间对我而言没有像之前石器别离时时的桥段,也没有像RO当年的热血,不过却感受着一种切实的羁绊,虚虚实实令人沉沦。
离开这个圈子后,感觉时间不由得多了不少,确实,游戏在60之前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跑路,碰上刺激点的服务器,单单用来跑尸的时间就要比练级打副本用的时间多,谁让你非玩PVP(书中有关PVP和PVE的描写,很微妙,很不错。)。之所以会喜欢上这本书,是因为笔者和大多数WOWER一样,写出了游戏的沉沦之处并非是单单是装备,PK,而是带来的这种身在异地而系同心的羁绊。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高考后往往便各奔东西,个有所图。不过也正是因为国内特殊的高校环境,让不少从来没有接触过网游的人,从此爱上了网游,虽然虚拟,但是里面的人却都是熟人,虽是熟人,却天天烧着点卡为着虚拟的世界而奋斗着,哪怕是当作昂贵的IM工具也好,最起码只要我们都在线,我们就有着共同的语言,有着共同(?)的目标,而无论在真实生活中我们有多么的繁忙,多么的苦恼。反思一下狭义定义下的宅,虽然和网游并无多大干系,但是单单就此而言,还是比较相似的。
题外话,昨天通了俺妹2条线(还是全年龄美,漫天的擦边球),其中一条是KIRINO的选择性失忆线,这年头的剧本怎么都这么狗血,失忆第一时间我想到的就是AYASE干的好事,不过却又貌似偏偏不是,这几天有时间把KIRINO线全拿下,最讨厌这种狗血的剧情了。
- 闲聊命理 Tags:Life
- 一转眼毕业一年了 Tags:Life
- 新年祝福——附恋物语随笔(剧透有) Tags: